<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pre id="1dmsg"><em id="1dmsg"></em></pre>

  1. <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2. <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th id="1dmsg"><sup id="1dmsg"></sup></th>

      <th id="1dmsg"></th>
      <big id="1dmsg"></big>
    1. <th id="1dmsg"><video id="1dmsg"></video></th>

    2. <big id="1dmsg"></big>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回顧 > 全省地質工作會議交流材料
          扎實做好礦山地質工作 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發布時間:2007-01-17 00:01  來源:  [ ]

            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是江蘇省最大的煤炭生產和供應企業,具有125年的開采歷史,建國以來累計產煤5億余噸,為全省和華東地區經濟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隨著徐州煤田本部礦井采深不斷加大,生產環境不斷變化,資源賦存條件日益復雜,可采儲量明顯不足,生產接續日趨緊張,安全生產的難度和壓力越來越大。面對嚴峻的生產接續形勢,我們感到徐礦集團作為全省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保障環節,有義務有責任為全省煤炭安全提供能源保證。為此,我們不斷加強礦山地質工作,一手抓存量資源集約開發利用,一手抓后備接替資源拓展,較好地穩定了煤炭生產水平,延長了礦井服務年限,提高了煤炭資源供給能力和保障程度,為全省能源安全保障和經濟建設發揮了應有作用。

            一、強化資源開發管理,提高煤炭生產集約化水平。

            對于資源開采型的煤炭企業來說,加強地質勘探和資源管理工作尤為重要。作為江蘇唯一的省屬煤炭企業,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服務全省“兩個率先”,以穩定煤炭生產供應能力為切入點,積極融入全省國民經濟建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地質勘探和資源管理,在全面摸清采區地質狀況的基礎上,優化采區采場設計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現有存量資源,促進了煤炭生產集約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加強日常地質勘探,合理布局采區和工作面。徐州礦區處于華北板塊的南緣,徐礦本部現有13對生產礦井,地質構造發育較多,煤層賦存不穩定,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我們充分利用鉆探、物探、巷探和常規地質條件分析等手段,積極開展地質探測工作,全面掌握礦區地質構造發育規律。根據地質變化特點,不斷優化采區、采場、工作面設計方案,確保設計布局科學、合理。

            (二)加強煤系配采,注重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徐州礦區總體煤質狀況差異性很大,發熱量高的超過5700大卡/千克,低的不足4000大卡/千克。為此,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認真分析研究地質條件變化,根據煤系發育程度和不同煤質分布狀況,及時調整生產布局,合理煤系配采,較好滿足了不同用戶需求,實現了產銷平衡。

            (三)加強地質預測預報,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堅持從設計入手,積極推廣應用沿空留巷、對拉工作面、大面回采等多種無煤柱開采技術。由于采區地質構造復雜,回采中常常受到斷層、變薄帶影響導致生產無法正常進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注重加強動態地質監測監控,邊回采邊勘探,及時分析礦井地質構造等影響生產的不可預測因素,通過采取調整回采方向、改變工作面面長等非常規采煤方法,努力克服地質條件對生產造成的影響,資源回收效率穩步提高,采區回采率達88.5%,超出國家規定標準8.5 個百分點,受到了國土資源部的通報表彰。

            (四)推廣應用采煤新工藝,提高生產機械化水平。根據不同煤層賦存條件,合理選用適用型生產裝備,新增綜采隊8個,年生產能力均超過百萬噸。近3年,全集團采煤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平均達到85%以上。穩步推進薄煤層開采,最大限度提升產能。徐州礦區薄煤層儲量豐富,占總資源量27%以上,我們認真貫徹國家薄煤層開采有關規定,在韓橋、臥牛山兩對衰老礦井推廣使用了螺旋鉆采煤工藝,對0.5m以上薄煤層全部實施回采,月產量達到3000噸以上,有效擴大了產能,減少了資源浪費,延長了衰老礦井服務年限。2005年,我公司徐州礦區共生產煤炭1430萬噸,今年1~11月份,生產煤炭1278萬噸。

            二、做好深部和衰老礦井資源勘探,增加資源回收量

            近年來,我們積極開展深部和衰老礦井資源勘探工作,千方百計回收有限資源,為徐州礦區礦井接替和延深提供了充足的后備資源。

            一是挖掘主力礦井深部煤炭資源。隨著礦井產能逐步加大,煤層賦存條件也隨之發生明顯變化,呈現出采場逐漸向深部延深、優質煤層逐漸減少的趨勢,徐州礦區有4對礦井采深已達到或超過1000米水平。因此,做好深部地質儲量勘探,最大限度挖掘礦井資源潛能,滿足礦井生產接續和主業可持續發展要求,成為企業地質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急中之急。“十五”期間,我們采取多種形式,對礦井深部實施了三維地震和鉆探相結合的綜合勘探,三維地震勘探26.5km2,施工深部鉆孔26個,工程量近28000m,探明深部儲量16500萬噸,有效緩解了主力礦井資源接替緊張的壓力。

            二是大力開展衰老礦井資源勘探。徐礦集團衰老礦井數量較多,為延長衰老礦井服務年限,促進企業自身發展,維護礦區和地方穩定,我們高度重視衰老礦井資源勘探工作,排出計劃,加大投入,加強資源勘探,積極實施巷道開拓工程。僅2005年就投入資金0.8億元,在衰老礦井開拓巷道14000m;“十五”期間,成功放出工作面39個,有效延緩了衰老礦井關破速度。

            三是積極尋找回采邊角殘煤。煤炭為不可再生性資源。為最大限度實現資源的價值,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我們成立課題攻關小組,充分調動工程技術人員積極性,對照圖紙認真分析地質狀況,在采區邊角、已回采過采區及回采面殘留地帶反復進行地質勘探,努力尋找“廢棄”資源。近年來,累計勘探并回采殘煤320萬噸,創造經濟效益6.4億元。

            三、加大資源勘查開發投入,建設省外煤炭生產基地。

            隨著全省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能源瓶頸制約矛盾十分突出。資源短缺的江蘇,走出去尤為重要。因此,加強異地煤炭資源勘探和開發,在條件具備的富煤省區建設生產基地,積極開辟新的、穩定的煤炭供應渠道,努力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能源保障,這符合我省能源安全戰略要求,也是企業拓展煤炭主業發展空間,延伸煤基產業鏈,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構建極具創新力和競爭力能源企業集團的重要戰略舉措。按照全省能源安全戰略總體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通過前期工作,我們初步形成了新疆、陜甘和貴州三大異地煤炭生產基地框架。目前,實際占有省外資源儲量35億噸,擁有探礦權資源量200億噸以上。其中,陜甘、貴州地區煤炭資源可通過隴海、西安至南京鐵路干線和長江水道運達我省。煤炭開采,地質先行。為確保異地煤炭發展戰略穩步推進,達到預期效果,我們組織專家小組,多次赴現場收集地質勘探信息資料,全面摸清煤田及周邊地質情況,核查詳查和精查資源儲量,為異地礦區規劃、新井建設打下良好基礎。其中:在甘肅平涼,經過綜合地質勘探,獲得煤炭資源儲量1.7億噸,年產120萬噸的礦井正在建設之中,2008年可投入生產;在陜西寶雞獲得煤炭資源儲量1.2億噸,規劃建設120萬噸的礦井,同時正在積極爭取附近麟北煤田約50億噸的后備資源;在新疆,通過獨資、控股和并購重組等形式,組建了天山、天池、鐵煤、賽爾四個煤炭生產有限公司,擁有煤炭儲量近20億噸,并擁有探礦權資源量170億噸;在貴州,對遵義市桐梓、習水兩縣煤炭資源進行整合,完成了桃林、興隆井田勘探,獲得資源儲量12億噸。我們還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勘探開發境外煤炭資源,參與競購澳大利亞百年煤炭公司berrima煤礦,多次組織專人進行現場地質勘探,詳細了解地質構造和資源賦存情況,為競購收集了大量一手地質基礎資料。

            四、注重地質基礎管理,提升礦山地質工作研究程度。

            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地質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納入企業發展總體戰略規劃,統一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注重隊伍建設,狠抓災害防治,增強了地質預測預報的超前性、準確性和時效性,為安全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預測預報水平。積極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大力推廣應用地質、水文、測量新儀器和新技術。每年投入200多萬元,在各礦井普及物探技術,為初步查明井下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有效解決生產技術疑難問題,指導采區和工作面設計及采掘工作面安全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在張雙樓礦7413工作面實施地面瞬變電磁法勘探后,發現該面在推進距切眼425米處,位于頂板分界砂巖富水區內,采后冒落裂隙帶高度63m,初期導通到分界砂巖涌水量為65m3/h,3天后將達到140 m3/h左右。根據物探結果,立即在該工作面溜子道安裝排水設施,排水能力達到180 m3/h,由于探測信息準確,防水措施超前,確保了工作面回采安全。科學先進物探技術的推廣應用,也為企業創造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龐莊礦7511巷探工作面采用礦井直流電法超前探測后,解放了f1-1斷層防水煤柱內7煤儲量134萬噸,創效1000多萬元。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著力建設高素質地質工作隊伍。充分發揮地質測量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眼睛”和“尖兵”作用。多年來,我們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實際,加強地質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地質工作領導機構。按時撥付地勘所需資金,足額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裝備設施。注重地質人才隊伍建設,每年從各大專業院校引進應屆地質專業畢業生,定期選拔優秀地質工作人員外出培訓,全面提升隊伍整體業務水平。一大批素質高、技術精、敬業意識強的地測專業人員相繼走上了礦副總工程師、礦長等重要領導崗位。

            三是注重源頭防范,切實做好現場地質災害治理。按照“防重于治”的原則,逐頭逐面研究分析地質變化、水害隱患、測量開透窩等基礎資料,按照“四定”即定性、定時、定位、定量的原則,超前做好采掘工作面前方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煤層賦存狀況及巷道關系的預測預報工作,努力把地質因素對安全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加強重點工程特別是礦井水害工程防治,嚴格按規定程序做好工程設計、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和組織施工。由于地質基礎工作扎實有效,近年來我公司杜絕了因地質失誤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免费特级黄片,18以下禁止观看的1000部视频,亚洲永久免费精品网址,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