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pre id="1dmsg"><em id="1dmsg"></em></pre>

  1. <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2. <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th id="1dmsg"><sup id="1dmsg"></sup></th>

      <th id="1dmsg"></th>
      <big id="1dmsg"></big>
    1. <th id="1dmsg"><video id="1dmsg"></video></th>

    2. <big id="1dmsg"></big>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回顧 > 江蘇省國土資源廳機關調研成果專題
          江蘇省露采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的若干建議
          發布時間:2004-04-07 00:04  來源:  [ ]

            根據省廳布置的調研課題,筆者對我省的露采礦山及其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進行了調研分析,結合近年來省內外露采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的經驗做法,對推進2004年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工作提出若干建議。

            一、我省露采礦山基本情況及對環境的主要影響

            全省13個省轄市范圍內,有9個省轄市有開山采石活動。至2002年,全省開山采石企業1831家,其中小型礦山1710家。據調查,全省在采和廢棄關閉的宕口約5000多個個,其中,已經生產和廢棄關閉的宕口各占50%左右。

            露采礦山為我省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資源保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歷史貢獻。但是,由于規劃滯后,長期無序開采,特別是小型露采礦山亂采濫挖,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嚴重破壞自然地貌景觀,露采礦山大部分分布在城市周邊、水陸交通干線附近、甚至各類風景名勝、歷史文化保護區內,開采區巖石裸露,林木植被被破壞,原有青山滿目瘡傷,極大地影響了礦山周邊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露采礦山挖廢、壓占土地嚴重,全省開山采石共占有土地面積近20萬畝;開采形成的高邊坡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礦山地質災害,近幾年,全省露采礦山造成的地質災害數十起,造成20多人死亡。據全省露采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存在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隱患的采礦宕口800多個,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威脅;造成環境污染,全省開山采石和加工礦石排放的灰塵使礦山周圍籠罩在灰色粉塵之中,懸浮物嚴重超標。礦山周邊地表水水體污染,水質惡化。

            二、省內外露采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進展情況

            近幾年來,為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國家加大了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力度,開展了全國性的礦山環境大調查,中央財政每年從采礦權、探礦兩權價款和使用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礦山環境整治示范工程建設。浙江、山東、廣東、黑龍江等省礦山環境整治工作力度大,有些做法在全國推廣,這些省建立了由各級政府牽頭、國土資源、財政、環保、農林等部門配合的整治工作領導機制。浙江省對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進行分類管理,對在采和新建礦山實施保證金制度,嚴格生態準入條件,誰破壞、誰治理。禁采區內的關閉礦山,采取統一規劃,政府投入、政府有關部門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投入、采礦權出讓所得、結合礦山廢棄地整治后的土地收益、修復式開采礦產資源的收益等多種渠道解決治理經費。黑龍江省制定鼓勵政策,引入市場機制開展礦山環境整治,治理項目實施掛牌招標,治理者通過競爭方式取得治理權和廢棄地整治后30-50年土地使用權。

            近年來,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我省礦山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一是實施禁采關閉。2001年8月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限制開山采石的決定》頒布實施以來,全省共劃定禁采區79處,禁采帶26條。禁采區和禁采帶內1026家開山采石企業,目前已經關閉794家。二是2003年開始,對在采和新建礦山企業實施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三是開展全省露采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初步查清了露采礦山基本情況。四是編制《江蘇省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規劃》。五是實施露采礦山整治示范工程。在蘇州、無錫、徐州及吳中、江陰、盱眙等市、縣(區)啟動礦山環境治理示范試點工程,從政策機制、資金籌措、項目管理、整治技術等方面進行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為全省整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經驗。

            三、露采礦山環境整治存在的主要問題

            全省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總體推進的力度不大。雖然禁采區內陸續關閉了一批開山采石企業,但極大部分礦山環境未得到治理;各地對礦山環境整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全省整治工作進展不快,已進行治理的宕口數不到期10%;缺少激勵政策機制,難以調動各級政府和治理者的積極性;整治項目運作、監督管理、相關標準缺少可操作性的規范;籌資渠道不暢,整治資金的投入嚴重不足。據蘇州市試點整治的測算,全市規劃區內需治理的礦山宕口217個,可復墾礦山廢棄地總面積約1858公頃(27880畝),每平方米整治成本約30元,全市規劃區礦山廢棄地整治復墾資金約需3億元。蘇州市挖損山體立面面積約833公頃(12506畝),采用生物復綠(噴播)方法進行整治,每平方米整治成本約60元約需整治資金5億元。據此測算,蘇州市規劃區范圍內217個宕口需整治資金8億元左右。全省廢棄礦山面廣量大,整治修復任務十分艱巨,需要籌措大量的整治資金。

            四、盡快制定出臺露采礦山環境整治的政策措施

            2003年4月,中共江蘇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意見》,要求開展全省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限制開山采石的決定》、《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綱要》、《江蘇省生態省建設規劃》、《江蘇省礦產資源規劃》等都從不同的角度,對礦山環境整治提出了明確目標要求。這些都為2004年我省露采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工作露采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提供了依據。

            露采礦山環境保護和應堅持分類管理。對新辦和在采礦山,嚴格實施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采礦權人在開采礦產資源的同時,必須承擔礦山環境治理的責任,加強監督管理,堅決不能再欠新的環境帳。為鼓勵在采企業邊開采邊整治,可以考慮根據企業(尤其是大中型露采礦山企業)治理的情況,逐步返回部分保證金,調動治理者的積極性。

             對責任人已經滅失的廢棄露采礦山,制定相關政策意見,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對廢棄露采礦山整治的責任,統一思想認識,落實整治的目標任務和整治重點,建立有利于礦山環境整治的政策機制、投入機制、整治工作運行機制,規范廢棄礦山環境整治。意見的相關建議如下

            1、廢棄露采礦山環境整治的目標、重點區域和基本標準

            編制規劃。廢棄露采礦山環境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在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有序開展。整治工作應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突出重點,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分步實施。加快編制《全省礦山環境保護和整治規劃》。在省規劃的指導下,各地結合本地城市化發展、小城鎮建設、道路交通建設、旅游資源開發、生態建設的實際,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漁則漁,宜工則工”的原則,編制本地區礦山環境整治專項規劃。

            確定目標。通過5年的努力,蘇南地區要基本完成禁采區廢棄露采礦山環境的恢復治理,其他地區廢棄露采礦山環境的恢復治理率在50%以上。

            整治重點。城市規劃區及周邊區域、風景名勝區、地質遺跡保護區、歷史文化保護區、重要設施保護區、國道省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線和重點旅游線路至兩側的直觀可視范圍內的廢棄礦山。

            明確標準。廢棄露采礦山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得到有效治理;破損山體植被基本恢復,礦山生態環境有效改善;礦山廢棄地經整理達到可利用狀態。

            2、廢棄露采礦山環境整治的政策措施和投入機制

            加大財政投入。省、市、縣級財政預算中每年應安排專項資金,主要用于重點區域內已經關閉、治理責任主體已經滅失的廢棄露采礦山環境整治。資金渠道可從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土地出讓金政府收益部分中安排。

            發揮保證金作用。按照省政府印發《江蘇省礦山環境保證金收繳及使用管理辦法》,對不予返還的保證金,各地可統籌用于急需治理的廢棄礦山。

            實施修復式開采。對高陡邊坡、殘留山丘可實施修復式開采整治,以開采余量資源的收入,作為礦山環境綜合整治的資金。治理者可免交礦產資源補償費、森林植被恢復費、水土保持費。

            盤活礦山廢棄地。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原為礦山廢棄地,整治復墾成為農用地的,經驗收合格,可以置換為建設用地指標;整治后可作為建設用地國有礦山廢棄地,可納入政府土地儲備,經整治后,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其土地出讓收益可全部用于其它廢棄礦山環境整治;各地在安排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時,優先安排礦業廢棄地的土地復墾項目。

            引入市場機制。鼓勵集體、個人及社會各方參與廢棄礦山環境整治,多渠道、多層次籌集礦山環境整治資金。對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運作的礦山環境整治項目,可根據廢棄礦山區位、山體資源、廢棄地利用方向,實行誰治理、誰投資、誰得益,通過招標拍賣等市場機制確定治理者的治理權和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

            3、進一步規范廢棄露采礦山環境整治工作

            有序安排整治項目。在露采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成果基礎上,突出重點、先易后難,篩選一批急需治理的礦山,進行充分論證,抓緊建立露采礦山環境治理項目庫。

            規范整治隊伍。整治項目應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承擔單位應當具有地質災害防治、土地復墾整理等相關資質和業績,具備相適應的資金、設備、技術條件。整治項目實施應采取合同制、招投標制。

            嚴把整治方案。整治實施單位應委托有相關資質的單位編制《露采礦山環境整治方案》。縣級以上國土資源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及專家對《露采礦山環境整治方案》進行審查。

            整治全過程監督管理。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對露采礦山環境整治項目實施的指導、檢查和監督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按照項目管理的規定、整治方案和有關技術規范,做好整治項目的驗收。

            整治項目的標準化建設。抓緊編制《露采礦山環境整治方案編制技術要求》、《露采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技術要求》、《露采礦山環境治理質量驗收標準》等規范。

            
                      (作者為廳地質環境處副處長)
             
            

           

          免费特级黄片,18以下禁止观看的1000部视频,亚洲永久免费精品网址,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