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pre id="1dmsg"><em id="1dmsg"></em></pre>

  1. <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2. <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th id="1dmsg"><sup id="1dmsg"></sup></th>

      <th id="1dmsg"></th>
      <big id="1dmsg"></big>
    1. <th id="1dmsg"><video id="1dmsg"></video></th>

    2. <big id="1dmsg"></big>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回顧 > 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 > 通知通報
          中共江蘇省國土資源廳黨組關于全力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發布時間:2018-06-05 10:06  來源:  [ ]

          蘇國土資黨組〔2018〕29號

           


           

          中共江蘇省國土資源廳黨組

          關于全力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設區市國土資源局黨組(黨委),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黨組(黨委),廳各直屬單位黨委(總支、支部),廳機關各處、室、局黨支部: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省委對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作了部署,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落實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要求的通知》(蘇發〔2018〕6號)。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作為首要政治責任和工作任務,統籌謀劃,務實進取,持續深化國土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系統化提升新時代國土資源工作水平,全力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經廳黨組研究,結合全省國土資源管理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創新資源保護開發新機制,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1.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進一步放大耕地保護“責任+激勵、行政+市場”機制效應,構建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新格局,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建立健全“劃定、建設、管控、補劃、保護”的長效機制。加大輪作休耕耕地保護和改造力度,優先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范圍,不得減少或破壞耕地,不得改變耕地地類。落實藏糧于地戰略,確保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685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于5844萬畝。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建立耕地數量、糧食產能、水田面積三類指標庫,采取指標核銷方式落實耕地占補平衡,保障全省耕地占補平衡。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多渠道開展省域內的易地補充耕地,省原則上按照不超過30%的比例配給跨設區市省以上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補充耕地指標,保障省以上重大基礎設施用地需求。

          2.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管理。嚴格礦產資源規劃的實施管理,實行總量控制、分區管理、準入門檻制度。到2020年,全省年開采總量控制在2.1億噸以內,重要礦產開采礦山“三率”達標率96%以上。完善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制度,建設全省礦產資源勘查開采信息公示服務系統,形成“政府監管、企業自治、社會監督、信用約束”的礦產資源管理新格局。進一步優化礦產勘查開發布局,圍繞重要成礦區和緊缺急需礦種,積極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深入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不斷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

          3.深化礦地融合工作機制。鼓勵徐州、淮安等有條件的地區先行試點示范,創建礦地融合發展示范區,促進礦地全方位協同一體化發展,探索形成具有江蘇特色的礦地融合工作新機制。圍繞國家和省重大發展戰略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需求,統籌部署城市地質、生態地質等綜合地質調查工作,加快調查成果轉化應用。科學統籌地上地下資源開發利用,服務保障新型城鎮化建設。著力加強地質資料共享與服務,落實地質資料統一匯交制度,重點加強大中型建設項目水工環地質資料的匯交與共享,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地質信息支撐與服務。

          4.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國土資源智庫及科技創新聯盟建設,建立科研資源統籌配置機制。以“三深一土”(深地探測、深海探測、深空對地觀測和土地工程科技)科技創新戰略為牽引,加快各類科研平臺建設,重點建設“國土資源部海岸帶開發與保護重點實驗室”和“地裂縫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爭取國家在我省設立省級衛星應用技術中心,不斷提升國土資源科技引領水平。全面深化“互聯網+國土資源服務與監管”創新成果應用,實現全系統數據充分共享應用,發揮大數據在國土資源科學決策中的重要作用,以科技手段強化國土資源政務服務和社會服務功能。高質量開展第三次土地調查工作,實現調查成果“一查多用”應用共享效能,滿足空間規劃編制、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智慧城市建設等工作基礎性需要。

          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

          5.優化資源配置方式和結構。強化土地利用計劃差別化配置,按照“調高、調輕、調優、調強”原則,突出對高投入、高產出等項目的支持,優先安排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項目用地需求,支持新產業、新業態健康發展,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按照“重保優供,分級保障”路徑,重點保障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產業項目用地需求,對省級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實行用地計劃“核銷制”,服務支撐全省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重大產業項目中高質量的項目,省留計劃支持比例再增加10%。深化改革工業用地供應方式,全面推行長期租賃、租讓結合、先租后讓、彈性出讓等多種方式靈活供應,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用地成本,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差別化調控房地產用地,編制實施住宅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引導市場合理預期,促進市場平穩健康運行。嚴格規范土地儲備行為和運營管理,實行土地儲備機構綜合績效評價。加強對地方以地融資的監督檢查,防范違規土地抵押融資可能引發的政府債務風險。

          6.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深入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雙提升”行動,強化核心指標動態監測,確保“十三五”時期,實現全省建設用地地均GDP增長35%、單位GDP建設用地占用下降26%、土地開發強度控制在22%以下、存量建設用地在土地供應中的比例提高至60%以上等目標任務。以工業企業用地年度更新調查為抓手,動態監測評價土地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產出效益,構建產業用地長效管理機制。開展城鎮建設用地提效工程,通過收購儲備、實施流轉、協議置換、“退二進三”、增容技改等方式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全面精準落實產業用地政策,鼓勵大中型規上企業自建自用高標準廠房,推動復合立體利用,力爭2018~2020年,完成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35萬畝,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0萬畝,努力引導實現土地資源要素糾正錯配、促進適配、提升優配。完善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制度和體系建設,推動開發區向現代園區特別是現代產業園區轉型,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提升土地產出率、資源循環利用率。爭創首批國家節約集約利用示范省,做好新一周期全國節約集約模范縣(市)創建工作,規范開展綜合考評工作,不斷完善具有江蘇特色的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綜合評價考核體系。

          7.推進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加快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做好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工作。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支持市、縣人民政府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務項目用地,與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深化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二級市場試點經驗,促進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推進礦業權管理制度改革創新,優化礦產資源市場化配置,建立健全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礦業規律的礦業權出讓方式。

          8.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落實“不見面”審批改革部署,以系統化、集成化、法治化為導向,完善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升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建設用地報件自動比對審批的效率。簡化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對不涉及新增建設用地在已批準的建設用地范圍內進行改(擴)建的項目和采用公開招拍掛方式取得土地的項目可不進行用地預審。全面推進區域性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壓覆礦產調查研究工作。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方案,減少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國土資源“四全”服務品牌建設,建成運行全省統一的“四全”服務平臺,優化提升“四全”服務窗口,以報件材料統一、審查標準統一、服務時限統一推動全省系統審批與服務標準化。

          三、強化國土生態保護,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9.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完成省級國土規劃編制工作,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統籌協調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布局,通過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控和土地利用計劃調控,引導土地等生產要素合理配置,服務保障“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1+

          10.大力實施土地綜合整治戰略。加快市、縣土地整治規劃編制與實施,大力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強化土地綜合整治資金的投入管理,合理拓展省級資金的投入使用方向,把土地綜合整治與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等相結合,促進農村環境修復、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安居宜居。推進城市土地集約高效利用,開展城市有序更新,合理安排中心城區用地功能區置換,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

          11.推進礦產資源綠色發展。全面開展生態紅線內礦業權清理工作,在劃定的生態紅線范圍內,對已設的礦業權進行調查摸底、分類梳理、系統分析,為生態紅線內礦業權處置奠定基礎。堅持生態保護優先,調整優化工作布局,推行綠色勘查示范,創新勘查技術手段,組織實施綠色勘查示范工程。推進礦業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協調統一,積極穩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到2020年礦山“三廢”排放和污染物總量控制全面達標,建立健全完善的綠色礦山標準體系和管理制度,全省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形成。

          12.加強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編制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規劃,統籌部署治理新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以自然保護區、重要景觀區、居民集中生活區的周邊和重要交通干線、河流湖泊直觀可視范圍“三區兩線”及基本農田保護區等為重點,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推進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制度,建立動態監管機制,督促企業履行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責任。開展全省國土(耕地)生態地質環境監測,優化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監測網絡。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和應急防治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推進和諧國土建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13.助力鄉村振興。全面落實“四化聯動”發展要求,推進鄉村建設現代化進程。統籌推進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全域旅游發展等提供規劃引領。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和產業融合發展,在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前提下,允許縣級政府通過村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優化村莊用地布局,有效利用農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設用地;預留部分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用于單獨選址的農業設施和休閑旅游設施等建設;對收儲整理農村閑置建設用地用于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給予土地利用計劃指標獎勵。加強設施農用地管理,鼓勵集中興建公共設施。支持返鄉下鄉人員依法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展創業。支持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地區開展旅游項目點狀供地試點和不動產登記頒證工作。加大對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和“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支持保障力度。

          14.加大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支持深化統籌常州市武進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在開展國家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國土資源綜合改革試點,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推進國土資源改革創新。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利用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具體實現形式,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積極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充分運用農村建設用地調查成果,把農村建設用地盤活與農村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等工作相結合,更大范圍總結推廣農村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成功經驗,引導農民集中居住。鼓勵農業生產和村莊建設等用地復合利用,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業教育、農業科普、農事體驗等,拓展土地使用功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產出水平。

          15.推動不動產登記進一步便民利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推進不動產登記工作依法規范、高效服務、便民利民,開展爭創“全國百佳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和“黨員先鋒崗”活動,舉行全省不動產登記業務技能競賽,推進窗口建設規范化。開展不動產登記“不見面”服務試點,推廣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廣電、網絡等過戶的聯動辦理,推進改革服務創新化。優化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增設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網點,在銀行增設抵押登記便民服務點。扎實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推進城鄉覆蓋一體化。加強對不動產測繪管理,充分發揮測繪地理信息在不動產統一登記中的作用。推動實現信息共享全省全覆蓋,建立全省不動產登記實時監控平臺,推進監管決策信息化。推進出臺《江蘇省不動產登記條例》,進一步規范登記行為,推進業務依據法制化。

          16.推進法治國土建設。充分發揮依法行政領導小組的領導作用,落實好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統籌用好法律顧問委員會、法律顧問律所、公職律師三大法治力量。推動全面建立國土資源部門與檢察機關的公益訴訟聯席會議機制,突出以人民為中心,完善爭議案件辦理機制。建立健全國土資源違法違規形勢分析和預警機制,將違法違規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加大對重大典型違法案件的公開掛牌督辦力度,加大對違法違規用地問題嚴重地區重點執法檢查力度。加強對市、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依法履職的監督檢查,著重強化國土資源所巡查覆蓋率、問題發現率、違法制止率、備案報告率。對違法違規用地問題嚴重的縣(市、區)實施警示約談,限期整改;整改期滿未達到整改要求的,實行重點管理。制定全省國土資源信訪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和國土資源領域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工作規則,強化目標管理考核,不斷完善信訪工作體制機制,妥善處理化解信訪矛盾,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17.用活用足政策助推富民增收。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管理辦法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增減掛鉤節余指標流轉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蘇政辦發〔2017〕101號),統籌推進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省內調劑使用,積極落實農村建設用地減量化,進一步探索允許適量開展帶規劃空間指標流轉和推進更大范圍資源統籌配置,流轉收益專項用于農民安置補償、農村土地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助力精準扶貧。深入推進國土支持扶貧行動,持續推進集成集聚國土資源扶貧26條和富民20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加大經濟薄弱地區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富民增收。

          五、加強組織領導保障,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18.堅持黨建統領。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破解難題的關鍵之舉、提升能力的指引方向,堅持黨建統領,大力推進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有機結合。黨組(黨委)對推動本部門高質量發展負全面責任,黨政主要領導負第一責任,要親自掛帥、靠前指揮;班子成員負直接責任,要根據職責分工,統籌推進、狠抓落實。

          19.細化政策舉措。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堅持系統思維,緊緊圍繞本《意見》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層層抓好貫徹落實。加強政策實施評估,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建立政策施行上下反饋機制,及時校準,精準施策,確保本《意見》各項政策舉措真正落地見效。全省系統各級督查部門,要將《意見》的實施納入重點督查內容,定期通報,跟蹤落實。

          20.加大考核力度。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強化考核導向,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體系,建立省市縣三級貫通、上下聯動的考核工作組織架構。省廳將把《意見》的貫徹落實情況納入“江蘇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綜合評價考核體系”,把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年度綜合考評和績效考核工作。加強審計監督,促進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監督和指導。

           

           

           

           

           

          中共江蘇省國土資源廳黨組

          2018年5月16日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江蘇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                 2018年5月17日印發

          免费特级黄片,18以下禁止观看的1000部视频,亚洲永久免费精品网址,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