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pre id="1dmsg"><em id="1dmsg"></em></pre>

  1. <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2. <th id="1dmsg"><option id="1dmsg"></option></th>
    <th id="1dmsg"><sup id="1dmsg"></sup></th>

      <th id="1dmsg"></th>
      <big id="1dmsg"></big>
    1. <th id="1dmsg"><video id="1dmsg"></video></th>

    2. <big id="1dmsg"></big>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回顧 > 2021世界海洋日 > 科普知識
          世界海洋日科普:8個你可能不知道的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1-06-07 09:06  來源:  [ ]

              1.海洋是怎么形成的?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已經經歷了46億年的滄桑變化,海洋出現于44億年前后。海洋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物理過程,但背后的道理卻很簡單。首先,形成海洋需要有一大片低洼地帶,也就是海床。而海床的形成與構成海床和陸地的地殼巖石不一樣有關:托起海床的巖石層主要是密度較高(~3.3g/cm3)玄武巖,而托起陸地的則主要是密度較低(~2.8g/cm3)的花崗巖。由于它們都“漂浮”在高溫液態的地幔之上,密度較高(也就是較重的)的玄武巖自然下沉得更深一些,從而形成了與大陸形成一定高度差的海床。其次,形成海洋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海水。關于海水的來源,目前的假說認為:在地球演化初期,海水主要來自無數撞擊地球的彗星或微行星,另外有一部分則是來自地球內部,它們是以火山噴發等形式“釋放”出來的。在隨后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大陸板塊運動驅使著我們的陸地和海洋一直處在變化的狀態,從兩億五千萬年前的“泛大陸”與“泛古海”到如今的七大洲四大洋,而且還在不停地發生著變化(見下圖)。


              2.海洋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搖籃?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以來是個謎,但是隨著科學家的研究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最初的生命形式很可能產生于海洋。這是因為,首先,生命的產生與延續離不開水,海洋為包括細菌和藍藻在內的許多最原始的生命體的出現提供了最重要的水環境。此外,海洋提供的生存空間相比陸地水域(如河流、湖泊)大得多,因此更有可能首先產生生命體。另外一個有力的證據來自古生物的化石記錄:當前發掘的大量古生物出現的年代均在海洋出現的年代(44億年之前)之后。由此可以推斷,地球上的生命很有可能起源于海洋。


              3.人類的進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洋?
              作為長期生活在陸地上生物,我們人類似乎與海洋的關系沒有與陸地的關系那樣緊密。然而,實際上海洋對于促進人類的進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出來。
              首先,人類的直立行走很有可能是得益于海洋。古人類學家發現人類祖先的很多遺址發掘于南非海岸邊的巖洞中,他們還從中發現了許多貝殼的化石,說明我們的祖先很早開始便涉水在海邊覓食,而直立行走很可能是為了適應水環境的一種結果。一個與此有關的有趣現象便是,生活在東南亞的長鼻猴也會在涉水時有直立行走的行為(見下圖)。

           


              其次,人類大腦的進化也得益于食用海洋生物。生物大腦的發育離不開一種被稱為“Omega-3脂肪酸”的營養物質,它的主要存在形式有三種:DHA,EPA和ALA。其中,DHA和EPA在海洋生物中含量最為豐富,因此海洋是人類攝取這類營養物質不可或缺的來源,是開啟人類智慧和文明之門的鑰匙。說句題外話,海豚等海洋哺乳動物之所以都很聰明,也與這個有關。

           


              4.海洋既是碳匯,又是氧源?
              我們經常說森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們的一個主要生態功能是吸收二氧化碳(碳匯),釋放氧氣(氧源)。然而,你可能還不知道,有近一半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是被海洋所吸納的。不僅如此,海洋中大量的浮游植物及其他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如海藻)為我們人類貢獻了一半的氧氣。假如海洋生態系統完全失衡,海洋不再吸納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我們人類社會將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

           


              5.海洋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著哪些方面的服務?
              海洋長期以來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著諸多不可或缺的服務,大致可分為三類:資源供應、氣候調節和文化服務。其中,資源供應主要體現于漁業捕撈、生物制藥、油氣資源開發和國際航運與貿易。這些也是與我們社會發展聯系最直接、最緊密的幾個方面。氣候調節則主要體現在吸納二氧化碳和熱量,減緩全球變暖。最近的研究表明,自1970年以來,人類產生的過多熱量中,有93%是被海洋所吸納的。換而言之,如果沒有海洋,全球變暖會比現在更加明顯。但反過來,也正是因為這一作用,海水的溫度不斷升高,嚴重威脅到許多對溫度敏感的生物(如珊瑚)的生存。

           


              6.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有多大?
              人類對海洋的影響并不亞于對陸地自然環境的破壞,幾乎無所不在(見下圖)。就單以漁業捕撈為例,全世界每年的底拖網作業所覆蓋的面積相當于一半以上的大陸架水域(水深200米以內);如果把全球每天所使用的各種漁網連接起來,可以將地球表面包裹500多次。這種高強度的捕撈活動造成直接影響便是這樣一個悲劇:魚類個體越來越趨于小型化和低齡化,繁殖能力衰退,遺傳多樣性衰退,甚至面臨滅絕。據最新的資料統計,截至目前,全球有記錄的漁業捕撈對象中,80%以上的漁業資源正處于飽和捕撈或過度捕撈的狀態。科學家預言,按照當下的捕撈強度,到2050年,全球所有的海洋漁業資源將瀕臨枯竭。

           

           


              7.全球氣候變化對海洋而言是一個暗藏著的殺手?
              我們對海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僅表現在上面所提及的漁業捕撈,還包括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但如果你讀了上面的內容,應該知道還有一個隱形殺手,那就是氣候變化。它對于海洋的影響已經越來越突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不久發生的大堡礁珊瑚礁大面積死亡事件,以及與此對應的全球范圍內珊瑚礁面積的衰退。有科學家估計,在全球氣候變化變化的影響下,到2050年,90%的珊瑚礁將從地球上消失。

           


              8.什么是《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指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召開的第21屆全球氣候變化大會上,由近200個締約方共同簽署了一項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協議。它的一個明確目標是要通過節能減排,遏制住全球變暖的勢頭,使得本世紀內的氣溫相對工業化之前的水平所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0攝氏度以內,并努力將這一幅度降低至1.5攝氏度以內。這項協定的執行面臨著諸多方面的挑戰,加上作為第二大碳排放國的美國最近突然宣布退出該協定,給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是大勢所趨,因為我們沒有退路。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海洋,更是為了造福我們的子孫后代。

           


              怎樣保護我們的海洋?
              保護海洋,不能只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口號,而需要每個人都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依據相關資料,總結了下列10點你我都可以做的日常行為規范:
              (1)從你的衣食住行開始節能減排;
              (2)選擇可持續的海鮮產品;
              (3)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4)注意維持海灘的清潔;
              (5)不購買或食用瀕危海洋生物及其制成品;
              (6)支持本地的海洋保護公益組織;
              (7)宣傳海洋保護;
              (8)規范自己的旅游行為;
              (9)自覺學習有關海洋生物及海洋保護的知識;
              (10)積極參與本地的海洋保護行動。
              來自:育則維善余言>《海域生態》

           

          免费特级黄片,18以下禁止观看的1000部视频,亚洲永久免费精品网址,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